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王旭东接棒单霁翔出任故宫院长:曾在莫高窟扫沙子

2019-04-12 00:26    来源:人民网    




            敦煌研究院第四代“掌门人”王旭东掌舵故宫博物院的消息,8日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大家在关注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时间的“网红”院长单霁翔退休生活的同时,“王旭东是谁?”的疑问又成为诸多网友追问的另一焦点。

 

王旭东是谁?他是甘肃人,1967年2月生于甘肃山丹县,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现任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1991年,王旭东来到敦煌研究院,从事莫高窟壁画及土遗址保护工作。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他是继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后第四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我1991年刚来莫高窟工作时,每天都要在窟区扫沙子。”王旭东对初来乍到莫高窟风沙肆虐的记忆犹新。但如今,常态化云淡风轻的莫高窟风沙治理的效益日益明显,如今窟区已鲜见“天天扫沙子”的景象。

20多年来,王旭东见证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由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漫漫旅程,目睹了“数字敦煌”的艰辛起步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亲历了敦煌文化的国际合作之路由最初的“被动参与”到如今国际学术会议上逐渐拥有“主导话语权”。

重视国际合作,倡导大众保护古遗产

王旭东至今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一次敦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资深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根纽的一句话“莫高窟文物保护现在是由我们来做,但也希望你们参与进来,迟早是要交给你们自己做的”。几十年过去了,敦煌研究院的人才队伍日渐壮大,内维尔·阿根纽和他的保护团队却也没舍得离开。

最初的“启蒙教育”,让王旭东对国际合作尤为重视,并持以“开放办院”的理念,认为人类的敦煌就应该吸引更多的人一起进行保护。他曾多次表示,莫高窟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至今留存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是丝绸之路上的“共同信仰”。

王旭东说,在长期国际合作中,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人才队伍,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保护莫高窟文化遗产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建立起文物本体和载体保护、赋存环境监测、文物保护区安全防范等全方位的科学管护体系。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与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科研院校密集往来,并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除欲将数十年积累的成熟的壁画、土遗址、数字化等方面的文物保护技术推广应用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同时,还吸引海外学者扎根莫高窟,希望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视角向全球讲述“敦煌故事”。

“一定要让外界知道,知道了才会来爱护,如果他都不知道你的价值,还会说你们这些人在干什么呢?”去年,王旭东和一个法国朋友聊天过程中说起了麦积山石窟,后来这位外国朋友去了后“非常感慨”,并表示“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加上自然景观,应该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后来还建立了合作意向。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量激增,如何平衡古遗址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亦是王旭东的一大“心事”。为确保文物及游客安全,敦煌研究院2014年开始实施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以网络预约为基础、分时段参观为措施、数字展示组合实地参观为内容。这极大缓解了这处古老洞窟的“压力”,也让游客参观体验更为“精致”。

今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又推出了莫高学堂等研学和体验项目,并配以不同领域专家讲解的这类深度文化旅游体验,旨在将几十年积累的敦煌文化研究成果在民间传播和普及,满足越来越多对敦煌文化有不同需求的公众。

“热爱敦煌的公众有不同的需求,有些就是来感受一下敦煌文化的魅力,有些需要深入地去了解敦煌文化,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体验,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王旭东看来,针对公众对敦煌文化不同的需求,需要逐渐丰富敦煌文化的研学产品和文化体验项目。

“敦煌研究院今年推出了莫高学堂,初衷是针对孩子们的,让他们对莫高窟有一个认识。”王旭东说。后来他们发现,有很多陪同而来的家长也希望能参加这样的体验,于是又开启了莫高学堂成人班,将来会定期或者加密这样的研学项目。

王旭东记得,活动中有两个孩子,课程上到一半就跟家长提出要把压岁钱捐给敦煌研究院,因为他们看到了敦煌文化的伟大之处,也看到保护任务非常艰巨。那么多的人离开家乡来到这里,只为保护和弘扬敦煌文化,令他们很感动。

呼吁文创产品须“守底线”,美丑自在心间

对于当下流行内地的文化创意产品热,王旭东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文化创意都是要基于价值所在,若要背离此,它可能会对文化遗产的本身价值造成不利或负面的影响。”王旭东在谈及近年频现的文化恶搞现象时分析称,真正的研究人员所发掘出来的文化体系,应该让这个浮躁社会里的人“不仅仅去追求大房子和豪车,而是静心追逐精神生活”。

“对文化不尊重的创意不会持久,很快就会消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浪费资源。”在王旭东看来,任何一个文化遗产,尽管它本身的价值是不相同的,但都需要引导,尤其是作为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自身要严谨,即使是和社会机构合作的文化创意产品,必须有“坚守底线”的责任。

尽管大家有不同的视角,但“美的东西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王旭东认为,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创意产品,要了解市场,了解民众所需,同时也要引导,而不是公众要什么就给什么。我们要拒绝低俗、媚俗、庸俗的东西,要做对美好生活有推动作用的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去影响公众。